資產證券化業務實務
2017-11-03 11:32 瀏覽:1178次第一講 業務概述
一、資產證券化的業務內涵及經濟邏輯
二、一項業務、三類主體
1、作為融資手段的資產證券化
2、作為投資標的的資產證券化
3、作為投行項目的資產證券化
4、宏觀經濟視野下的資產證券化
三、兩種不同類別的資產證券化
1、基于權益項下未來現金流的資產證券化;
2、基于債權項下的應收資產的證券化――分散資產、非分散資產
四、成熟資本市場資產證券化業務現狀
五、國內資產證券化業務現狀
1、銀行間市場
2、交易所市場
3、私募市場
第二講 業務操作實務
一、融資方的業務訴求
(一)融資
1、成本
2、效率
(二)出表
1、法律結構
2、會計結構――合并、過手測試、風險轉移測試
二、投資方的業務訴求
(一)久期
(二)收益
(三)風險
(四)評級
(五)其他政策影響因素
三、項目承制方的關鍵步驟
(一)構建完整的業務線和多類別的底層資產
(二)對融資方及其業務可靠性的精準把握
(三)對底層現金流梳理和現金流模式的精細構建
1、CDR
2、CPR
3、流動性影響因素
4、利率影響因素
5、疊加
6、分層――平層、優先劣后分級
7、其他風險緩釋措施――流動性支持、超額備付、超額利差、擔保
(四)與各類中介機構的緊密配合
1、律師
2、會計師
3、評級機構
4、其他相關機構(交易平臺、登記、結算)
(五)承銷和分發
1、對不同細分金融行業相關政策的把握
2、對不同類別投資者的把握
3、份額切分和薄記
第三講 其他相關問題
一、與監管部門的溝通
1、現有法律法規框架之下開展業務
2、創新的理念和大膽的實踐嘗試
3、專門匯報和經常性的業務交互
4、有政治高度的業務立意
二、與同類市場競爭者的往來
1、建立生態和抱團取暖
2、分享和構建核心競爭力
3、相互借力和共同的市場開發
三、關于“跳出業務”看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