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精準醫療產業迎發展機遇
來源:摘要中國醫藥協會 2017-12-12 13:14 瀏覽:1101次精準醫療產業正站在風口。近年來,隨著現代生物醫藥科技的發展,精準醫療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國際領域精準醫療的建立與發展,源自美國醫學界2011年首次提出‘精準醫學’概念。2015年美國國情咨文中提出‘精準醫學計劃’,預示著精準醫學將引領未來醫學新時代?!焙I辖z綢之路醫療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謝文海9月10日在海上絲綢之路投資基金管理中心、海上絲綢之路醫療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 “全國百家精準醫療醫院簽約儀式”上如是表示。
迎來發展新機遇
精準醫療是一種將個人基因、環境與生活習慣差異考慮在內的疾病預防與處置的新興方法,是以個體化醫療為基礎、隨著基因組測序技術快速進步以及生物信息與大數據科學的交叉應用而發展起來的新型醫學概念與醫療模式。
“當前國內精準醫療行業熱度很高,與精準醫療沾邊的各個細分領域如策劃、治療、移動醫療、3D打印、人工器官、液體活檢等都能見到各種類型的公司,基因測序公司可能數量最多。去年,以基因測序、細胞治療、干細胞為主的中國A股上市公司已有26家,但實際產業規模還比較小,最近幾年平均增速在20%左右,未來隨著精準醫療產業化程度不斷提高,精準醫療有望發展成為萬億級的市場?!敝型额檰柎蠼】诞a業研究員劉偉表示。
據了解,作為當前大健康產業發展最為活躍的細分領域,精準醫療融合了生物醫藥、高性能醫療設備、移動醫療、生物信息分析、醫療大數據等前沿技術,成為人類疾病治療和健康管理的發展方向,也是眾多醫療機構、制藥企業、醫療設備研發制造企業、醫療服務機構積極爭奪的市場,更是國家醫療健康體系建設重大領域之一。
自精準治療概念提出以來,我國非常重視相關行業的發展。2015年科技部規劃,在2030年前,將在精準醫學領域投入600億元。今年6月25日,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發布 《關于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精準醫學研究”2016年度項目安排進行公示的通知》,將61個精準醫學方面的重點項目信息進行公示,并首度明確了精準醫學的應用、商業規劃、技術開發等,在業內被視為精準醫學發展的指南。
劉偉表示,在精準醫療領域,我國反應速度不亞于其他國家,國家層面高度重視精準醫療研究應用工作,在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都給予了支持,我國臨床資源豐富,存在大量樣本,為精準醫療的研發實施提供了便利。此外,精準醫療領域民營資本投資火熱,市場活躍度高。癌癥已是美國以及全球其他地區主要的死亡原因,精準醫療將使癌癥治療進入新時代,而且它還是醫療技術的發展方向,代表著國際醫藥行業的未來趨勢,盡快切入中國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因此,國家高度重視精準醫療。
據悉,生物醫藥“十三五”規劃將于下半年出臺,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將重點發展重大疾病化學藥物、生物技術藥物、新疫苗、新型細胞治療制劑等多個創新藥物品類,同時發展生物3D打印技術等重大醫療技術。這些政策和資金的加速落地實施,對推動我國精準醫療行業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落地成關鍵
精準醫療開始大規模見諸報端,始于去年奧巴馬提出精準醫療計劃(PMI),這項 “針對合適的人在合適的時間給出合適劑量的對癥藥物”的醫療技術,來源于基因組學的發展,從上世紀90年代的人類基因組計劃就已經開始萌芽。不過,精準醫療的大規模應用尚待時日。
劉偉表示,國內精準醫療在落地過程中,需要解決以下四個問題。
首先,需要克服數據問題。精準醫療的精準化、個性化必須基于數據進行,中國精準醫療當前最缺的就是中國人的癌癥數據庫。
其次,擠破行業“泡沫”。由于信息不對稱,國內精準醫療市場出現投資火爆但需求疲軟的現象,這增加了精準醫療落地過程中的不確定性。
再次,配套產業發展不完善,精準醫療設備、藥劑等發展速度制約精準醫療落地。
最后,資本、需求都只是精準醫療發展驅動因素,精準醫療最終能否順利落地,還是取決于技術能否取得突破,而國內在技術研發方面,政企合作機制不完善,技術發展進程可能不盡如人意。
“法律法規不完善、隱私保護等因素也會影響國內精準醫療落地?!眲フf。
業內人士表示,大力推動精準醫療發展,加大在全國設立精準醫療醫院的實施力度,對提高疾病診治水平,惠及民生與國民健康;推動醫學科技前沿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發展醫藥生物技術,促進醫療體制改革;形成經濟新增長點,帶動大健康產業發展等都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